苏叔阳先生的呕心之作《中国读本》(辽宁教育出版社)诞生了,诞生在新中国的五十寿辰。她将灿烂的中华文明置于世界文明的大背景中,纵论古今,融会贯通,展示了祖国五千年璀璨的文明和新中国建设的伟大成就,浓墨重彩地描绘出一幅中华民族恢宏、瑰丽的历史画卷。12万字洋洋洒洒,字里行间处处流溢着炎黄子孙真挚的爱国热情。在20世纪的暮鼓即将敲响之际,《中国读本》将古老而又生机勃勃的中国展现给同样生机勃勃的青少年朋友,激励他们伴随着新世纪的晨钟昂首阔步,豪迈地奔向崭新的21世纪。
《中国读本》的内涵极为丰富,涉猎极为广泛。对中国的自然概貌、民族繁衍、历史沿革、生活习俗、文化形态、经济传统、发明创造、文艺成就、科技典藏、军事方略等诸多方面都做了基础性、概括性的介绍与总结。上至远古神话传说,下至改革开放的最新成就,包罗万象,说其“恢宏”似不为过。在浩如烟海的史实和典籍中去粗取精,披沙拣金,仅用12万字表述出具有几千年历史的中华文明的精华实非易事,非殚精竭虑、孜孜以求不能为也,其对祖国的拳拳挚爱,不求闻达的治学风度令人称道。书中旁征博引,恰到好处,又时时融入深刻、睿智、富于哲思的阐述,鞭辟入里、发人深思,给人以启迪。
如在对祖国自然概貌加以介绍赞美的同时,针砭时弊,“许多天灾起于‘人祸’”,对自然环境的破坏,“使我们的生态环境日益恶化”,告诫人们“以科学技术的手段、团结奋战的精神、创造制服自然灾害的新局面”。
汉字在苏先生的笔下也熠熠生辉。他对当今“汉字已落后、陈旧,将湮没在历史的尘埃中”的浊流投入不屑的一瞥,从汉字的发展进化、衍生能力、构词能力、书法艺术等方面进行阐述,有力地论证了“汉字是人类目前惟一超越时代超越方言的文字”、“是中华民族文明史的伟大标志。”
在对中国经济文化的论述中,作者针对西方社会对中国古代经济的否定,列举了大量史实说明“从殷商至明末清初,3000多年来,中国的商品经济虽有盛衰,但始终活跃,不断发展。”
这一切使我们看出苏叔阳先生知识结构的多元化,既饱经传统文化的浸淫,又不断扩展自己的视野,乐于接纳新思想、新事物,而历史学家深邃的思想正是建立在这种深厚文化积淀上的“厚积薄发”。
苏先生在《中国读本》中和顺畅达的语言风格更令人不忍释卷。《中国读本》是旨在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普及读物,可读性是必须具备的,因此通篇语言既朴实、通俗,又生动、优美,在深入浅出的叙述史实的同时,兼以流光溢彩的笔调营造出一种壮美的艺术氛围,充满诗情画意,又每每以冷峻、雄浑的笔触进行深刻的历史反思与感悟,语音铿锵,既荡人心旌,又发人深省。真正达到了雅俗共赏的艺术境界。
“数千年的中国历史宛如一条波涛起伏的长河,有浪峰也有波谷,有险滩也有回流。”寥寥数语浓缩了几千年的中国历史,以生动的语言将纷繁复杂的社会变迁、朝代更迭“一言以蔽之”,让人叹为观止。
《中国读本》的问世,使悠久而灿烂的中华文明不会与荒烟蔓草同归泯灭,青少年不会再因艳羡别国而困惑、迷惘。读罢此书,感慨万千,正如苏先生在后记中所写的那样:“做一个中国人,值得,做一个为祖国复兴而奋斗的中国人有理由自豪。”如此,苏先生功莫大焉,《中国读本》功莫大焉。